淘网taowang.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7|回复: 1

孙志飞收藏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拍出3.7亿港元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208

帖子

125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56
发表于 2025-2-27 04: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4月30日上午,香港苏富比春拍现场,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3.70495亿港元成交,一举刷新张大千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张大千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设色绢本 立轴 一九四七年作
133.6 x 72.8 公分
成交价:3.70495亿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2春拍


拍卖结束后,拍卖从业者甚至整个艺术圈为之沸腾,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甚至坦言,“这次拍卖是一个‘事件’,一个令人高兴、振奋的‘事件’。”

关于该“事件”,媒体在艺第一时间独家采访了艺术行业内多位藏家、学者,针对这一价格背后的原因,对张大千历史地位的提振以及对于整个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市场的意义等话题,进行讨论。

虽然此次张大千的青绿山水《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3.7亿港元成交,令外界震惊。但早在2017年12月,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中,张大千1946年作《江堤晚景》就曾以1.3225亿元人民币高价成交,成为张大千当时最贵的青绿山水之作。可见其青绿山水作品的市场走高,不是没有苗头。

这幅《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写于“丁亥嘉平月”,即1948年1月至2月间,被认为是张大千“血战古人”的巅峰之作。




虽然题为“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但张大千却呈现了与王希孟截然不同的诸多改变:将构图由手卷改为条幅;将原卷三远式散点透视,改为一河两岸之平远视觉;罕见采用精巧细笔,以金线细钩波纹。





更重要的是,张大千笔下的青绿山水,不少题材都曾一写再写,但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入图的仅有此一件。

1948年5月8日至11日,张大千在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内举办为期四天的“张大千近作展”,数十件作品大部分为工笔重彩。订购与参观的人极多,盛况空前。其中第42号展品即为这幅《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并被列为“非卖品”,足见张大千本人对该作的珍惜与重视。





此后,该作被上海名人孙志飞收藏,奉若至宝,未有示人,一直由家族递传。孙志飞出身书香世家,1944年到1955年间,孙志飞花费毕生积蓄,搜明清各派书画百余幅,与吴湖帆、钱镜塘、刘海粟等皆为挚交。

后来,孙志飞家人将曾被抄没后被归还的藏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99年,上海博物馆举办《孙志飞先生藏书画回顾展》并出版《孙氏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明清书画集萃》专集以志。

1983年,张大千辞世。上海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先后举办《张大千遗作展览》和《张大千画展》,《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得以短暂借展示人。至今已近40年,再未露面。


4月30日,香港苏富比2022春拍收官日,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亮相拍场。该作以3.2亿港元落槌,加佣金以3.70495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张大千拍卖最高价纪录。
此前的张大千最贵作品,是创作于1982年的《桃花源》,在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中以2.7068亿港元成交。以往张大千个人最贵作品往往是泼墨泼彩作品,而此次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其传统笔墨山水首次突破泼墨泼彩作品的价格。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1948年,3.7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张大千拍卖最高价纪录。


张大千笔下青绿山水,最早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他不惜重金搜罗名迹,苦心追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技艺臻于成熟。1948年1月至2月间(丁亥嘉平月),创作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时,张大千寓居成都昭觉寺,正值其传统山水创作最盛期,因而敢于挑战青绿山水楷模之作,该题材作品迄今仅见此一本。
在这件作品中,张大千不拘泥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原作,构图由手卷改为条幅,描绘了青绿江水、远山丘陵、江畔群鸥、荫下凉亭等景致。此件作品被现藏家收藏后鲜少示人,仅于1983年借展上海博物馆《张大千遗作展览》及中国美术馆同年举办的《张大千画展》。
张大千曾说:“此吾家僧繇法也。继其轨者,唐有杨昇,宋有王希孟,元无传焉。明则董玄宰墨戏之余,时复为之,然非当行。有清三百年,遂成絶响,或称新罗能之。实邻自绘,去古弥远。予二十年来,心追手写,冀还旧观,斯人而后,直至小生,良用自喜。世之鉴者,无乃愕然而惊,莞尔而笑焉。”
该画题跋“丁亥嘉平月,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希孟为道君皇帝亲授,神玅直到秋豪,传世仅此一卷,当与天球、河图同珍也。蜀郡张大千爰。”
可见其艺术传承和王希孟对他的影响。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题跋


北宋末年,年仅18岁的王希孟完成了《千里江山图》,这是王希孟唯一传世画迹,笔墨继承隋唐以来青绿山水之表现手法,以大片石青、石绿为主色调,呈现千里江山、江河交错之景。楼台、渔村、桥梁、人物点缀其间,部分细小如豆,描写精细。全画布局严谨,意境壮阔,气势磅礡,咫尺具千里之趣,体现江山丰亨豫大之景象,复以富丽悦目之矿物颜料配之,色彩历千年仍苍翠夺目。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张大千的摹本近岸处,溪流蜿蜒曲折,数株古树巍然挺立,虬枝盘曲,枝叶交错成荫,下筑方亭,朱椽赭柱,高士二人游兴正浓,策杖踯躅,僮子抱琴,紧随在后。左侧出一岬角,延伸江中,高士崖顶独立,骋目远眺,眼前水天一色,烟波浩渺,鳞光万顷,一片碧绿,沙鸥回翔,帆影渐远,远方山峦绵延起伏,房舍错落,红桥一抹,客船返棹,落霞笼罩,表达了是日暮雁归之时。画面舍去原卷标志之层峦重叠,不着奇险,全取江南山水之绵延横亘,秀润蕴藉,偏近董其昌南宗一路,远法董巨。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张大千在1946年先后入藏董源《潇湘图》、《江堤晚景》等,埋首钻研董巨风格,功力益进。这件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反映画家参合前人而成己貌之丰硕成果。他由原卷三远式散点透视,改为一河两岸之平远视觉,观者仿如置身王希孟卷中,从近岸仰望远山,前景放大,后景缩小,远近距离瞬间拉开,画境更显阔大旷远,在直幅布局中,益显千里江山之苍莽浩瀚。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这件作品由孙志飞(1905-1966)收藏后,未有示人。除1983年大千去世时,借展上海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外,已历四十载。
孙志飞出身书香世家,父孙玉声乃民国小说家,以〈海上繁华梦〉风行文坛,蓄画亦丰。孙志飞毕生从事公用事业,1940年代任华商电气公司董事总经理,坚拒与日伪同谋,于社会得享硕望。

孙志飞(1905-1966)


孙氏承家学,通经史,尝著《金刚经释义》,以家藏书画于日寇侵华时遭回禄,遂锐意重集,在1944年至1955年间,耗平生所蓄搜明清各派书画百余帧,其处事耿诚,与吴湖帆、钱镜塘、刘海粟等皆引为挚交。
孙志飞去世后,夫人杨瓞绵与儿辈遂将藏品捐赠上海博物馆,1999年,上博举办“孙志飞先生藏书画回顾展”并出版《孙氏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明清书画集萃》专集以志。本场拍卖还包括了孙志飞家藏曾国藩书法、刘海粟、沈尹默、朱屺瞻扇面、谢稚柳行书、设色花卉等。

1979年,杨瓞绵、孙如佛与家人摄于上海博物馆书画捐赠仪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08

帖子

125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56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籍华人孙怀昂访沪侨办 介绍家族捐赠书画义举
2006年06月05日 09:53

  华声报上海消息:5月31日,美籍华人孙怀昂访问上海市侨办,该侨办副主任张宝妮会见来访客人,并进行了亲切交谈。

  孙怀昂详细介绍了孙氏家族于1979年捐赠上海博物馆一百余幅明清书画的义举,并表示将继续关心中国的书画艺术。

  孙怀昂祖籍上海,其父孙志飞是上海工商实业界著名人士。孙志飞自幼攻读历史、文学古籍,培育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从四十年代起,他就悉心收集明清书画,二十余年来,几乎倾尽他生计之余的全部财力,收入作品达一百余件之众。孙先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学修养,故其收集作品偏重于文人书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品位。

  孙志飞收藏古代书画并非为了商业或保值的目的,全然出于挚爱传统艺术之心。他素有志将所藏书画捐赠给国家,惜于1966年因病逝世。1979年9月,孙志飞先生夫人杨瓞绵女士携子孙如佛、孙平策、孙怀昂,遵照孙志飞先生的遗志,将家藏的珍贵书画及瓷器、铜器等文物共计128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表达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文物事业的崇高精神。为此,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褒奖他们的爱国义举。

  孙氏家族捐赠的这批珍贵书画,在上海博物馆业务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许多精品相继在书法、绘画陈列馆和多次专题展览中展出,起到了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

  会见中,孙怀昂向上海市侨办赠送了《孙氏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明清书画集萃》一书。(上海市侨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